我院承担的重庆市科技局技术预见类专项项目“重庆市绿色技术评价标准研究”专家座谈会顺利召开
11月24日,由重庆市科技局通过公开申报评审委托同济大学重庆研究院承担的技术预见类专项项目“重庆市绿色技术评价标准研究”专家座谈会在重庆互联网学院十号楼顺利召开。项目邀请到重庆市环保产业协会副秘书长赵绪云、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两江新区分局原副局长蒋良维、重庆两山生态环境研究院执行院长焦洋和受重庆市经信委委托参会的重庆市能源利用监测中心(市节能技术服务中心)部长席敏等四位在绿色技术、环保领域有着深厚造诣和丰富经验的资深专家出席本次座谈会,项目承担单位同济大学重庆研究院执行院长唐剑晖、项目组特聘专家常务负责人同济大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研究所副所长郭茹教授以及项目组主要参与人员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加了本次会议。
座谈会上,项目组主要成员从项目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建设路线等各主要方面汇报了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四位特邀专家在听完汇报后,对目前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从各自领域,对项目的前期研究成果和后期修改方向,提出了专业的见解和宝贵建议。蒋良维指出,该项目研究内容多,创新性强,由于绿色技术涵盖的范围非常广,且各领域对绿色技术的理解并不一致,导致绿色技术的评价标准建设难度大,研究团队前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还指出,在经济发展的大前提下,绿色技术究其根本在于绿色与经济的平衡,“绿色的同时要经济,经济的同时要绿色”。席敏指出绿色技术其内涵的定义本身比较模糊,需明确界定研究中绿色技术的范围。赵绪云指出,目前重庆市环保产业发展的问题明显,相较沿海地区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企业对于自主创新的品牌意识不强,内因也是影响绿色技术创新的主要原因。焦洋强调,评价标准务必要做到对象清晰、适用和易于推广。
唐剑晖和郭茹对参会专家的中肯建议表示了衷心感谢,并表示将按照咨询专家的指导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项目内容,提升项目的学术水准,聚焦关键核心问题,有序推进,按期完成项目的各项任务,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2020年以来,国家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这对绿色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指明了方向,提出了任务。技术创新与循环发展成为一个大国站稳脚跟和持续繁荣的关键。绿色技术是继绿色制造体系、清洁生产企业、绿色产品之后科技创新载体的进一步深化,绿色技术评价标准的建设是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主要切入口,将从技术层面为构建绿色技术的有效市场提供价值尺度,为绿色技术创新的市场化发展提供基础,有利于“绿色技术银行”等市场化平台更好的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调动产学研各利益相关方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研究和应用的积极性,对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西部(重庆)科创中心的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